Search


今年本地出產的冬蜜,味道和以往有點不一樣呢。粉嶺、沙田的兩位養蜂農夫都說,剛過去的冬天太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今年本地出產的冬蜜,味道和以往有點不一樣呢。粉嶺、沙田的兩位養蜂農夫都說,剛過去的冬天太乾了,本地傳統的蜜源鴨腳木雖然開花,但花蜜太濃稠,蜜蜂難以抽採,令產量減少了。就算收集到的蜂蜜,味道也有變化:原來蜜蜂改去採桉樹和白千層的花兒,這些樹種來自澳洲,更習慣乾旱天氣。
每年都自己種大白菜然後醃泡菜的農夫也說,今年冬天根本不冷,很多蔬菜要「凍一凍」才會甜,他特地種的韓國品種大白菜完全失收,台灣品種長出來了,可是鬆泡泡的,並且額外多「狗蝨仔」蟲害,咬得一個個洞:「大白菜已經種得唔靚,醃菜時天氣又熱,影響發酵,一連串都是問題!」他抱怨。
根據天文台:香港經歷了異常溫暖的二月,平均最高氣溫22.1℃,比正常高出超過2℃,是有紀錄以來第二最高;總雨量只有1.5毫米,遠低於正常54.4毫米,是有紀錄以來第十最低;而本年首兩個月累積雨量4.9毫米,只是同期正常數值79.1毫米的6%。
根據農夫葉子盛先生,十二年來他一早一晚都會紀錄同一塊田裏的溫度:「我從來沒紀錄到一天內的溫差,可以相差20℃!」就是剛剛上星期,午間溫度可以高達28-30℃,可是夜裏可以跌至10℃。
這一系列數字,對城市人的影響,可能是買來過年的大衣,熱得沒機會穿;本來家裏要開抽濕機,現在不用了;一早一晚都待在室內,根本沒發現溫度變化。然而對食物生產帶來的影響卻可以很大──漁農署去年九月建議種薯仔,計劃在今年初盛大地推出市場,也因為這反常天氣,大部份的農夫全軍覆沒。

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…/cultu…/art/20130316/18196613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香港記者,關注又熱又老又窮的香港, 這裡每個album紀錄不同的報導. 另一個人臉書 [陳曉蕾]歡迎follow
View all posts